健康指导 甲亢全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症状有甲状腺肿(大脖子)、食欲亢进(大食)、眼球突出(突眼),且以女性发病居多,系男性4~6倍,年龄在20~40岁为多见。 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功能是制造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使机体的氧化反应,维持正常的体温,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保证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甲状腺激素过多或不足,人体处失衡状态,就属于病症了。因此,当你出现怕热、很易多汗,烦躁、失眠紧张,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双手颤动,眼突、目光闪烁,消瘦、多食易饥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甲亢作怪,请务必及早诊查。我特别要提醒的是,甲亢通常起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尤其是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但是,由于我院的诊断手段先进,能够灵敏地捕捉到早期病发的生物代谢特点,发现暗藏的病灶,让甲亢无所遁形。因此,及早发现与合理治疗,可避免甲亢引起心、肝、肾等多种脏器的损害和诱发并发症。 目前,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内科抗甲亢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放射性同位素(即碘—)治疗。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碘治疗不适合25岁以下的患者,手术治疗必须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之后才施行。为此,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必要时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至于药物治疗,的确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能使甲状腺和周围组织较小损伤。初发甲亢,较为年轻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但缺点是疗程较长,大约需坚持服药1﹒5~2年或更长,不可任意中断,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剂量。我在临床上实施的控制期、减量期和维持期视患者病情酌量服用药物的治疗模式,同时定时检查血象,防止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经实践反复验证,对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复发,效果显著。 在当今社会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难以排解,致使甲亢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因此,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调养精神情志,培养健康心态;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功能;注意饮食有节,控制碘摄入量。只要自身力排这些诱发因素,尤其是女性,对预防甲亢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指导专家: 王与,教授、主任医师,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委员、茂名市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她从事内分泌临床专业近20年,对甲状腺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危象等)、糖尿病、痛风病和血脂异常等各类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及危重症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各种疑难病症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和疗效。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 出诊时间:周一、二、六上午,周四下午西院,周五下午东院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