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得帕金森病了!其实不然,震颤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征兆。 医生如何根据不同的震颤特征去判断患者到底是什么病因所引起呢?这要从这些不同的震颤类型说起: 意向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 在震颤中占比例最多,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某个不协调的姿势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多半有家族遗传,如直系亲属也伴有同样的症状,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是由于既有基底节病变又有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此种震颤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当病人平伸手指及手腕时,手腕突然弯曲,然后又迅速伸直,加上震颤多动,类似鸟的翅膀在扇动,故称扑翼样震颤。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昏迷以及尿毒症等;也见于呼吸衰竭时肺性脑病。 主要原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双手平伸时有细微震颤,伸舌可见舌细微震颤,多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临床表现,例如:身体消瘦、心率快、烦躁易怒、饮食量增多、眼球突出等症状和体征。 主要是由于服用一些药物一段时间后出现,例如:抗焦虑、精神病的药物(许多药物如黛力新、帕罗西汀、舍曲林、利培酮等)和一部分降血压(复方降压胶囊)的药物,这种震颤多在停用这些药物后一段时间内手抖缓解。 这种震颤表现为小振幅的抖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多在焦虑、生气、紧张、激动、乏力等精神状态下引起,平静手抖缓解。“气得发抖”就是这种情况。 静止性震颤
握筷子夹菜抖:特发性震颤
手放在桌子上抖:帕金森病
平举双手细微抖:甲亢
刷牙挤牙膏时抖:小脑病变
提完重东西后抖:疲劳性震颤
生气、担心、情绪激动时手和身体抖:紧张性震颤,这种抖多半是生理性的。
端酒杯抖,喝酒后不久抖却消失:特发性震颤
服用抗抑郁药、安眠药一段时间后抖:药物性震颤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