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妊娠期遇上甲亢,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0-26

妊娠期得了甲亢怎么办?对孕妇和胎儿会不会有影响?妊娠甲亢如何治疗?如何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呢?下面将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人体内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从而引起机体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失眠、情绪易激动、甚至焦虑、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据调查,甲亢女性患病率高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妊娠期女性更是甲亢的好发人群,妊娠期甲亢的发生率约为1.7%。

甲亢对孕妇和胎儿有何不良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对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等功能均有重要影响的激素。妊娠早中期甲亢未控制者自然流产率增加,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也增加;妊娠晚期甲亢未控制者,先兆子痫、子痫、充血性心衰、甲亢危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死胎、早产、胎盘早剥和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妊娠早中期甲亢得到良好控制者。

甲亢未控制者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为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先天畸形、死胎、颅缝早闭等。据文献报道,甲亢合并妊娠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是正常妊娠的9倍;未接受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达6%,而甲亢药物治疗者为1.7%,正常人妊娠胎儿畸形率仅为0.2%。

妊娠期甲亢宜用哪种治疗方式?

甲亢常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

对于妊娠期甲亢患者,放射性碘治疗是绝对禁忌,放射性碘剂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甲状腺,导致胎儿甲状腺破坏,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大及甲减。手术治疗是次要的选择,原则上妊娠期间不采取手术法治疗甲亢,孕早期或孕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故手术时机一般宜选择在孕中期(即妊娠4~6个月)。

因此,对绝大多数妊娠甲亢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最佳的选择。若甲亢病情较轻,可以不用药物治疗。若病情较重,则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妊娠期甲亢如何正确选择治疗的药物?

妊娠期间母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此时对药物的摄入颇为谨慎,如何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是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

目前,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前者代表药物是甲巯咪唑(MMI),后者的代表药物是丙硫氧嘧啶(PTU)。由于丙硫氧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较低(仅为甲巯咪唑的1/4),因此,丙硫氧嘧啶是妊娠期甲亢的首选药物。

妊娠早期(1~12周)首选丙硫氧嘧啶;但丙硫氧嘧啶存在严重肝损伤的风险,长期使用包括肝衰竭和死亡。为了避免肝毒性的发生,妊娠中期及晚期(12周以后)可以选用甲巯咪唑。

药物治疗初期,建议每2周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后延长至4~6周,随着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正常,可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至最小剂量药物治疗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数周后可以考虑停药,但一般使用至妊娠期32~36周以避免甲亢的复发。

编辑:田会东

版权声明: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bl-f.com/jkzl/10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