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都市快报发布了一份涵盖27万人的体检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梳理了年1-8月疫情期间,浙江体检量最医院的大数据。 看完数据之后,现实有点令人警醒! 都市快报/图 透过这份数据,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1、新冠疫情后,超重、脂肪肝人数增多 7家医院体检异常项前十位中,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血尿酸增高、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普遍位列其中,几乎占据了前十的半壁江山,且年轻人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 都市快报/图 比如,医院1-8月参检的人中,脂肪肝例,占29.57%;而去年全年,医院例参检人次中,脂肪肝例,占比为18.06%。 医院也有类似情况。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芬芳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说,几家单位员工体检结果当中,脂肪肝、体重超重、高血脂等相关指标普遍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和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有关。“疫情期间很多人宅在家里,吃得多,运动少,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脂肪肝等代谢疾病。” 2、三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有甲状腺异常 相信大家应该对甲状腺结节不会陌生,因为甲状腺结节的原因,很多人无法买保险,而甲状腺癌的理赔率也是居高不下。 医院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医院体检异常项目中,排名第一的都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异常在医院也位列前十。 这27万多体检总人群中,检出甲状腺结节或异常的有9.8万余人,占比36%,这一比例超过其他所有异常项目。 以此推算,3个成年人中就1个可能存在甲状腺异常,当然这只是小范围的数据,但确实值得大家重视。不过检出甲状腺结节也不用太害怕,绝大多数人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结节的比例只占5%-10%。即使最后确诊为癌症,90%左右的甲状腺癌也是可治愈的。 都市快报/图 除了甲状腺异常,还有一项检查数据需要引起注意。 浙大一院今年的前十大异常中首次出现了碳13呼吸试验阳性这一项目,阳性的检出人数占所有检测人数的9%! 幽门螺旋杆菌也是诱发胃癌的元凶之一,而且通过就餐间夹菜、喂饭等就可以传染。 3、一半女性都有乳腺问题,乳腺增生的人最多! 在参与体检的人群中,乳腺异常的女性几乎达到了一半。比如,浙大二院女性乳腺囊性增生检出率为50.56%;医院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的检出率为51.41%。 都市快报/图 而且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医院参与体检的两家文职单位,一家参检女性人数85人,乳腺异常85人;另一家单位参检人数22人,乳腺异常者22人。 对于乳腺异常,都市快报中是这样报道的: “单纯的囊肿一般与乳腺癌无关,但突然快速长大的囊肿要引起重视;与乳腺癌有关的是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不同于乳腺小叶增生,它其实是一种癌前病变;乳腺结节有几种类型,包括实性结节、囊性结节、纤维瘤等。做完乳腺B超后,1-2级的无需特别担心,一般都是良性,保持一年一次左右的定期随访即可;突然增大的结节,不会痛的结节,要特别警惕;乳腺纤维瘤属于良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 4、经常久坐的人约一半有痔疮问题! 引发痔疮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久坐,这也是办公室人群的高发病。一家多人的文职单位,痔疮的检出率高达到53%;而另一家多人的制造销售企业,痔疮的检出率只有20%,相差不止一倍。 这也提醒大家,坐了三四十分钟后,一定要起来动一动。 5、十个90后就有一个尿酸超标 很多人对尿酸超标不以为然,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发展成痛风,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近年来高尿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统计了近三年的尿酸相关体检数据,30岁(年)以下有11%的人体检出尿酸高,30岁(年)至40岁(年)有13%的人体检出尿酸高,如果不加以控制,他们未来都可能痛风发作。 6、一单位多名员工人查出肺结节 从今年的体检大数据来看,肺结节已经在所有异常项排名中进入了前十行列。 “生活压力大,长期吸烟、烟尘接触、熬夜、不运动导致免疫力低下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肺结节的诱发因素。” 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临床上认为,小于2厘米的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所以也不需要太担心。 都市快报/图 实际案例和数据告诉我们,疾病年轻化和中青年人群身体亚健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有些人可能会问,我想买保险,但是已经有异常指标记录了,怎么办? 最后提个醒:买保险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趁年轻,趁健康!请找身边的泛华规划师,让Ta为您定制一份专属的资产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