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门诊 医院 主任医师李慎果 读者咨询 李主任: 您好!近年来,在健康查体中常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尤其老年人更多见。经过进一步专科检查后,多数考虑为良性结节,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请问为什么出现这些结节,与三高症有关系吗?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怎样才能知道不是恶性病? 望费心讲解。谢谢! 近年来,国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定期健康查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习惯,B超检查为其中的必做项目。目前,老年人B超检查中,几乎有1/3~1/2受检者均发现甲状腺结节存在,成为大众瞩目的社会卫生问题。最近北京(通州区)有报告,受检老人结节出现率为49.68%,女性多见(出现率54.28%)。一般这些结节,均为“良性”变化,经过进一步专科详细检查后,发现甲状腺功能既不亢进,也不减退;腺细胞既没有癌变也没有炎症,对局部组织无损伤,对全身脏器功能也无影响,没有必要治疗。所以,这种良性结节不是病,是机体正常代谢变化的一种反应(表型),属于生理过程的范围内,与衰老有关。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重30克左右,主管全身代谢功能,也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甲状腺的基本结构为众多微小滤泡的集合体,滤泡之间有结缔组织充填,其中有大小腺体导管和血管、神经走行。微小滤泡是甲状腺的功能单位,好似一个生产车间。滤泡囊壁由单层立方形滤泡上皮细胞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制造就在这里进行。 甲状腺结构分四种 滤泡小,腔内胶质储存量少,但滤泡上皮细胞增多,增大、增高(有时呈柱状),显示腺体功能活跃状态。 常见于机体基础代谢(BMR)强度较高时,如体、脑力劳动者,青春期、女性妊娠期、哺乳期等。 甲状腺滤泡增大,滤泡内胶质增多,滤泡上皮细胞数减少,形状变矮,表明腺体萎缩,功能降低。因滤泡增大,胶质增多明显,故又习惯的称作“胶质相”。 萎缩相常见于慢病患者、老年人、营养缺乏者。 是甲状腺的结构复杂多样,既有增生相,又有萎缩相,镶嵌存在,但杂乱无章。增生细胞堆积成团块(增生灶),周围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构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间可有滤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坏死、液化及出血、钙化、纤维化多种改变。呈现“异常增生”与“萎缩退变”相间并存状态。 结节相常见于缺碘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及高龄老人、慢病患者。 其形态特点是,甲腺滤泡大小、内存胶质的多少、上皮细胞的形状高低都处于适中状态。表明机体代谢处于一般常态。 当机体从高代谢率(增生相)转为正常代谢(正常相)时,专业术语称作“复旧”。 不要轻信偏方 颈椎病也要辨证治疗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