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甲亢和桥本氏病的好方子 这个治疗方案来自于黄煌教授的临床经验。一起来看正文吧! 桥本氏病,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lymphocyticthyroiditis,CLT),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日本九州大学Hashimoto首先()在德国医学杂志上报道了4例而命名为Hashimoto(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为临床中最常见的甲状腺炎症。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有报道认为已与甲亢的发病率相近。发病时可伴有甲亢或甲减。 一位患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4年的女士前来求诊。上周初诊,我给她用的是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水煎。今天她欣喜地告诉我感觉好多了,原本百余次的心率已经降为80多,而且疲劳感明显减轻。她患病后曾服用西药,但肝功能出现异常,于是寻找中医治疗,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她笑着说:这次的中药吃对路了!看着她变得微微泛红的脸色,我也很高兴。 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甲状腺炎,这个案例不是第一个。 这些年来,不时有这种病人来求方,大多是青中年女性,或者心悸心慌、消瘦、燥热、出汗,或者畏寒、浮肿、肥胖、无力、便秘、闭经等;也有没有明显不适,但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大者。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可以改善症状,进而调整甲状腺功能。我常大剂量使用柴胡、白芍,甘草的用量也比较大。 为何用这张方? 第一,这种病反复发作,时进时退,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同类。 第二,患者多为女性,且多有月经失调,或周期参差,或闭经,其人大多脸色黄,或浮肿,或便秘,或腹泻,或腹痛,或心悸,或头痛,与当归芍药散证相符。也就是说,我着眼的不是病名,而是体质,是整体。 其实,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并不是甲状腺炎的专方,我还用来治疗很多女性的常见病。比如同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发现只要方人相应,都有效果。我隐约觉得,这张方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的纯天然免疫调节剂。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黄煌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通治方] 陈泽霖:在急性发作时,先父陈耀堂老中医有一通用方。 霜桑叶9克前胡9克牛蒡子9克生甘草6克桔梗6克凤凰衣4.5克玉蝴蝶6克鱼腥草30克野荞麦根30克佛耳草15克 有发热的,加黄芩、天竺黄;痰咯不爽,加枳实、淡竹沥;痰液清稀,加冬瓜子、白芥子;兼有气喘,加蜜炙麻黄、地龙;黄痰,加萎皮、大贝母。 程国彭: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蒸)白前(蒸)各克甘草(炒)克陈皮(水洗去白)克。共为末。每服9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辨证方] 1、寒证 陈复正: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 人参2克芽桔梗3.6克正川芎白云苓陈枳壳信前胡各3克川羌活2克川独活1.5克北柴胡南薄荷荆芥穗北防风净连翘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1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1剂。 邵长荣:形寒胸闷,咳白沫痰,我常用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白术各9克,陈葫芦、米仁根各18克,黄荆子1.2克,细辛3克,制成合剂,名温肺化饮糖浆,对咳痰、胸闷、形寒等症,有效率在70%~80%。 郭铭信:对肾阳虚者,龚老师重用附子等温阳药,自拟扶肾蠲饮汤:制附片30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炙甘草9克。用于咯白泡痰,量多易出,畏寒怯冷,咳喘动甚尤剧,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附子要先煎熟透,以去其毒,服之不麻口方可。据我体会:若痰多味咸,咳喘气促,舌暗红或紫,舌上无苔,或呈地图舌,脉大无力而数者,当用金水六君煎。方中熟地要重用至30克左右,余药为其四五分之一即可,否则,本末倒置,效必不著。 2、热证 赵吉顺:我在临床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症状特点,制成咳喘冲剂,适用于老年人久咳虚嗽以及痰喘痼疾;也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应用,颇受群众欢迎。 桔梗30克贝母30克杏仁40克地龙50克白芥子30克洋金花2克黄芩30克罂粟壳15克山药30克 上药共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左右,1日3次,每次1~2袋。 曹希平:咯痰不爽,久咯痰不能出,痰稠成块或如丝,不论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均有较好的效果。 党参15克麦冬12克黑芝麻12克桑叶15克生杷叶2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陈士铎:人有骤感风寒,一时咳嗽,鼻塞不通,嗽重痰必先清后浊,畏风畏寒,此风寒入于皮毛,肺经先受之也。方用善散汤。 麦冬9克苏叶6克茯苓9克玄参6克甘草3克黄芩2.4克天门冬9克款冬花1.5克贝母3克.水煎服。 段英廉:治慢性支气管喘息,以咳喘气逆、胸满气短为主证,兼有胸内烦热者。 党参10克甘草8克干姜10克知母10克牛蒡子8克生地(切片)20克地龙10克黄芩10克大枣12个(劈开) 水煎服。 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奉方治慢性喘息、胸内烦热者,服四剂多可见效。曾治一王姓妇人,年五十余,患喘息病十八年。自言咳喘日甚,胸中灼热,屡治无效。诊其脉弦数,舌苔黄腻,为其开上方,嘱其连服5剂。服后来诊,自言喘息烦热均减,嘱其继服本方。数日后欣喜来告,服药10余剂,喘息至今未作,食欲增加,体力增强。 3、虚证 王正芳:吾师戚景如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扶正固本之膏方--补肺定喘膏: 红参50克(研粉冲入膏内),黄芪克,白术克,防风90克,熟地黄克,山萸肉60克,淮山药克,云苓克,陈皮60克,半夏克,川贝粉45克(冲入),干地龙90克,炒苏子90克,麦冬克,五味子45克(打),鹿角胶90克,阿胶90克,补骨脂克,怀牛膝60克,核桃肉克,桂圆肉克,红枣克,浓煎3次,去渣,滤取清汁,再加胶、冰糖1.5公斤及紫河车克、蛤蚧2对、坎炁粉15克收膏,每日早晚各1汤匙,开水冲服。对慢性支气管炎伴有气喘者,疗效甚佳。每年冬天服1料,可预防次年不发或少发。 陈士铎:人有咳嗽长年不愈,吐痰色黄,结成顽块,凝滞喉间,肺气不清,用尽气力,始得出于口者,此乃老痰之病也。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之。 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9克陈皮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白芥子9克甘草3克栀子3克水煎服。2剂而痰变白矣,4剂而痰易出矣,10剂而咳嗽尽除。 陈泽霖;对某些逢冬必发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在七八月间即预服用健脾补肾药,常用生熟地各15克,山药12克,山萸肉4.5克,巴戟肉6克,仙灵脾9克,白术9克,党参9克,灵芝9克。以上各药10倍,共研细末,再用鱼腥草30克,佛耳草15克,野荞麦根30克,煎汤代水泛丸。 每服6克,日2~3次,服用3个月,当可改善病人体质,增强免疫功能,当天气转冷、寒潮来临时即有抗御能力,能减轻发病或不发病。曾观察近例,有效率在85%左右。 陈直:保效丹,治老人秋后多发嗽,远年一切喉疾,并劳嗽痰壅。 蛤蚧一个(如是丈夫患,取雄者腰前一截用之;女人患,取雌者腰后一截用之)不蛀皂角2挺(涂酥炙,去黑皮并子)干地黄0.3克(熟蒸如饧)五味子0,3克杏仁0.3克(去皮尖,用童子小便浸一伏时,入蜜炒黄色)半夏0.3克(浆水煮3~7遍)丁香少许。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食前服5丸,煎汤下。 朱良春:余历年来对慢性久咳,概予久咳丸治之,多收佳效。该丸由五味子50克、罂粟壳克、枯矾30克、杏仁72克组成,配伍至妙,有定喘止嗽之功,无敛邪闭肺之弊,一般服3~5日即可平复。上4味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15粒,1日2次,白糖开水送下。如有外邪发热者,暂勿用之。 4、实证 邓铁涛:年我带学生到广东顺德县陈村公社巡回医疗,6月25日适逢当地防洪,农民兄弟于堤上露天而宿,三天之后感冒咳嗽者甚多。乃与同学诊察病人,所见症候大抵相同:微恶风寒,徽发热,头身重痛,疲倦乏力,脘闷,咳嗽,痰白或黄而稠,咽喉不利,舌苔白厚而腻,脉浮滑。此为外感兼湿之咳嗽,即与学生就近采药,配方如下: 鹅不食草2克黄皮树叶2克凤尾草克崩大碗2克车前草2克苏叶克(前六味均为鲜品)马勃30克.上7味约煎水1大锅,50多名患者,每人1碗,1次服完。服后疗效甚佳,其中40多人症状完全消失,特别是有一患者反映,咳已数月,久治未效,竟此一碗"凉茶"而愈。 [食疗方] 陈修园:梨藕汁膏,治痰嗽诸虚,奇验如神。 梨汁藕粉萝卜汁生姜人乳白糖红糖童便各克 将8味放瓷瓶内,用炭火熬煎至克为止。每日空心百滚汤调下12~15克,服完即愈。 青浦君:观音茶,最补虚损,并治咳嗽,神效。 黑芝麻(微炒)藕粉山药(微炒)粘黄米(面炒)白糖各克,莲肉(微炒)克。共为末,随意滚水冲服。 王怀隐:灌藕方,益心润肺,止胸膈烦躁,除咳嗽。 生藕5挺(大者)生百合60克生薯药90克白茯苓60克(末)枣3~7枚(去皮核)生天门冬60克(去心,细切)面克牛乳毫升蜜毫升。上将百合、薯药、天门冬研烂,人蜜更研取细,次入枣瓤,次入茯苓,次入面,搜和,于则更人黄牛乳调,看稀稠得所, 灌入藕中,逐窍令满,即于甑中蒸熟。每饭后,或临卧时,少少食之。 陶承熹:久嗽方,不论老少,无不奇验。 大萝卜1个,去皮切作4块,不可切到底,下留蒂,用砂锅煮熟捻碎,和顶白洋糖再炖极烂,空心服。隔二三日,用柚子l大个,先切一盖,去瓤留壳,损鸡1只,去四足毛血肝肠等,顶装入柚子内,即以柚顶盖之,外用泥裹,白炭火煮熟,秋石蘸鸡食之。久年病重者,不过二三服,无不立效 文源:大象中医 益肾化浊汤(余瀛鳌经验方) 来源 金匮肾气丸、异功散、防己黄芪汤化裁。 组成 生黄芪30g、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炒山药20g、丹皮12g、茯苓20g、车前子12g、白茅根30g、土茯苓15g 功用 益肾健脾,利水泄浊。 方解 黄芪、山药、茯苓甘温益气,升阳气,固脾肾; 生地、熟地、山萸肉滋肾养肝,以复本归元; 丹皮、白茅根凉血散血,清热止血; 车前子、土茯苓、白茅根利水泄浊以治其标。 主治 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症见精神萎靡,面色晦黯,乏力腰酸肢体酸胀或浮肿,小便量少或夜尿频多、清长,体虚容易外感,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微弱或沉涩无力。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可作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多种慢性肾病,或终末期肾病的基础方。 脾虚甚者,又宜合入实脾饮加减;若头面肿,选防风、羌活等祛风药配合渗利之品,如效果不佳可改用炙桑皮配黄芪、党参;腹部肿,选茯苓皮、大腹皮、陈皮;腰部肿,选五苓散加杜仲、川断,若阳虚者加肉桂、附子;足胫肿,选茯苓、猪苓大其剂而配防己、牛膝、薏苡仁。 但有些慢性肾炎患者,水肿较重,尤以腹肿较甚者用一般淡渗利水乏效时,如患者正虚不著,可考虑加用黑丑9g、甘遂4g以泄利水邪。但当详审其肿势。陈士铎谓:“必须以手按之而如泥者,始可用此二味正治……随按而皮随起者……当作气虚、肾虚治多。”此真经验之谈。 对慢性肾炎水肿,如丑、遂等逐水峻剂,理应慎用,不可轻投。否则虽可取效于一时,而易致弊害,后患无穷。 对慢性肾炎水肿亦可配合食疗,如以稻米加赤小豆,或黄芪、或苡米煮粥常服,于小便不利者,可煮食冬瓜汤,或以白茅根30g煎汤饮服。此类单方,既有一定效验,又是平和营养之品,久服而无害。 验案举要 患者,男,46岁。慢性肾炎十余年。近日易疲乏较甚,胃中不适,时胀时痛,气逆上冲,大便欠通畅。舌苔白腻,脉沉濡。生化:血尿素氮10.42mmo/L,血肌酐umol/L;尿蛋白(+++)潜血(+)。证属脾肾不足,浊毒犯胃。治疗以补肝肾,健脾通络,和中调腑。 予方药:益肾化浊汤加减。生黄芪30g,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山药20g,茯苓20g,桑椹15g,牡丹皮15g,丹参15g,红花8g,厚朴5g,枳实5g,火麻仁20g,白茅根30g,土茯苓10g。24剂,水煎服。 二诊:疲劳明显改善,胃脘不适已除,大便通畅,苔薄腻少津,脉沉右脉微弦。肌酐μmo,尿素氮正常,潜血(-)、蛋白(+)。上方去火麻仁、枳实,加芡实30g、苍术10g,继服24剂。 以上方加减服用一年余,患者精神健旺,体力恢复,去医院检查化验,各项肾功能指标正常,多年肾病已愈。 摘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验方集萃》 导读 冬季为抑郁症高发季 如何自测抑郁症? 如何预防抑郁症? 郝万山教授的经验方如何组方? 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冬季光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也容易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大脑细胞缺氧,于是就出现了精神倦怠、思睡等一系列抑郁症症状。 因此冬季也成了抑郁症新发和高发的季节。 有关研究表明,冬季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因素而成为抑郁症的多发季节,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 由于精神抑郁导致自杀增加,因此这个季节也是自杀事件的频发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神经症症状,工作,交际,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有求治欲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续2年以上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郁症?可以自测一下可怕的抑郁症,测测你有没有,郝万山教授教你“一方解郁” 怎样预防抑郁症,有了抑郁情绪或者患上抑郁症,应如何面对? 1.多晒太阳 当人得到阳光充足照射的时候,大脑会增加血清素的分泌,让人活力充沛、心情开朗。郝万山教授:阳光下的运动胜过吃药 2.多运动 从中医角度看,只要运动,动则生阳,阳气通达,代谢流畅,气机畅达,痰湿不生,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抑郁内生的问题。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酗酒、吸烟都与抑郁症有紧密的关联,一方面,酗酒和吸烟都有可能引发抑郁,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酗酒和吸烟,尤其对吸烟来说,吸和戒都可能引发抑郁症。 因此对于有潜在抑郁症倾向的人,最好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4.学会调节情绪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排解压力,调节面对这些压力时的情绪状态,却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调节情绪对抑郁症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5.学会与人谈心 和志趣相投的亲朋好友推心置腹地交谈倾吐,可以把积压在心头的郁闷一扫而光。同时,通过交谈,启发思考,揭开疙瘩,跳出个人狭隘的小圈子。 6.保证睡眠和饮食 失眠是情绪低落的普遍后果,充足地睡眠非常重要。女性减肥时的过度节食会造成情绪烦躁,全面的营养、荤素的搭配、合理的膳食尤其重要。 7.知足常乐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人生的道路大多是曲折坎坷的,但是,每个人的前途都是无限光明灿烂的。 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勉励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知足常乐、难得糊涂、自得其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愉快地过好每一天,我们才能彻底远离抑郁症。 碰到抑郁症患者,怎么治疗? 郝万山教授经验方: 抑郁症患者心胆气郁,导致三焦气机失调。 柴胡桂枝汤疏通经络,缓急止痛,振奋心胆阳气。 桂枝8克,黄芩8克,人参8克, 甘草5克,半夏8克,芍药8克, 大枣两枚,生姜8克,柴胡20克 再加入温胆汤化痰浊,醒神窍,形成柴桂温胆汤。再加入孙思邈定志小丸治疗忽忽喜忘,朝发暮差,暮发朝差。 组合起来就是柴桂温胆定志汤,若抑郁症伴随失眠,再加入炒枣仁、龙骨、牡蛎等药。 抑郁症高发的时节要提起注意,抑郁症可以治愈,但病程痛苦难熬,所以提早预防很重要。 好物推荐 姜茶膏丨肉苁蓉丨酸枣仁丨辅酶Q10 煴煴灸丨煴煴宝丨煴煴贴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传煴百年 虚火内盛的艾灸调理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