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亢?简而言之,就是甲状腺生产释放到血液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了,当孕期的TSH小于0.1,就可以诊断为最初期的甲亢了。 引起孕期甲亢的原因,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 怀孕早期,孕妇体内有一种激素会急剧升高,这种激素叫β-HCG,也就是平时用来检验有没有怀孕的那个指标。 由于这种激素长得跟TSH差不多,所以身体容易识别错误,把β-HCG误当成TSH,从而一方面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另一方面来降低TSH。 这种情况引起的甲亢呢,叫妊娠期甲亢综合征,也叫一过性甲亢,大约占到妊娠期甲亢的10%,一般多数发生在怀孕第8-10周。它跟剧烈的孕吐有一定关系,大概有50-60%的妊娠反复剧吐的孕妇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像这一类的妊娠期甲亢,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也不需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往往在妊娠14-18周指标就逐步恢复正常了。 第二种 由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甲亢,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Graves病,主要是因为体内出现了过多异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导致甲状腺生产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跟妊娠期一过性甲亢相比,Graves病的心慌、手抖、失眠、脾气暴躁,甚至突眼这些典型的甲亢症状。 抽血检查的结果除了TSH降低,FT3、FT4升高之外,还合并有一种叫TR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抗体升高。 跟甲减类似,妊娠期严重的甲亢也会增加胎儿早产、流产等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呢,还可能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等。 所以,对于怀孕前就有甲亢的女性同胞,一般建议最好在甲功控制正常之后再怀孕,如果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原则上需要在半年后再受孕,对于做了碘的呢,保险起见最好在一年以后再怀孕。 但是是不是甲亢没控制好就不能怀孕呢,其实也不是。对于甲亢没控制好又意外发现怀孕,或者是在怀孕过程中才发现患了甲亢的,还是可以通过服甲状腺药物治疗的。 目前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甲巯咪唑、另外一种就是丙基硫氧嘧啶。 可能很多甲亢的准妈妈都会担心,怀孕期间吃甲亢药物会不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或者是对自己身体会有副作用? 的确,这两种药都存在一定的副反应的风险性,也各有利弊。 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对于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在妊娠三个月前首选丙基硫氧嘧啶,而在妊娠中晚期优先选择甲巯咪唑。相对来说,孕期服用这两种抗甲状腺药物还是安全的,极少出现最让人担心的胎儿畸形。 对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孕妈妈,一般在刚开始吃药的时候,需要每隔2-4周复查TSH和FT3、FT4来评估甲亢控制的情况。注意:不能只查T3、T4哦!因为妊娠体内大量的的雌激素使肝脏产生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增加2-3倍,血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总T4水平较孕前增加50%,而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是并没有增加。 等甲功恢复正常以后,就可以把复查间隔时间延长到4-6周,再根据甲功的情况来慢慢减少药量。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由于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不能用于孕妇。 那么能手术吗?一般来讲,怀孕期间不推荐进行手术治疗,实在万不得已时,可以选择在孕中期实施手术。